孝順指數飆升
《信報》新聞點評:港府轄下按揭證券公司推出「公共年金計劃」,對市民來說實屬德政,比起擺明派錢的i-Bond還要「筍」。不過每人最多買100萬元,在今時今日略嫌「細眉細眼」,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加碼,放寬認購上限,屆時不但有助紓緩樓市上漲壓力,更可能令本港社會之「孝子賢孫指數」突然飆升。
「年金」英文為Annuity,有每年(Annual)和永續(Continuity)之意涵,簡單理解就是在最初投入一大筆錢,之後便可每年(或每月)持續收取較小額回報,直至壽終正寢。這有點像舊制公務員的「終身長俸」,分別是長俸毋須由打工仔在最初投入資本,不過年金就讓所有市民都可「自製長俸」。
公營穩陣 回報吸引
台灣、日本、南韓及很多歐洲國家都設有公共年金制度,作為居民養老重要支柱之一。香港也有保險公司提供同類產品,不過私營機構予人感覺始終難及政府穩陣,不易說服人們託付終身退休保障;而且這些產品大多不設「包底」回報率,令人擔心隨時會像《奪命金》的蘇杏璇般不知不覺蝕到喊。
相比之下,按證公司今次推出的公共年金將採用固定回報率,換言之市民在認購那一刻,已可100%確認日後每年能收回多少金額,毋須再關心市況波動和風險。按證公司由港府透過外滙基金全資擁有,其實變相是由政府拍心口擔保。當然,不是說港府沒有0.1%機會破產,例如萬一遇上比2008年金融海嘯強烈十倍的危機,不過整體而言「穩陣」程度已很無敵。
(節錄)
黎自立 - 2017年04月13日 07:54
「筍」得過雷曼債卷?
JKwok9 - 2017年04月13日 10:37
雷曼都好信?!
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。
光是「筍」,有鬼用!
最緊要筍而穩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