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自由貿易協定:美方的觀點
按美國兩黨政治而言,傳統上,民主黨往往把對華貿易與戰略問題掛鈎,共和黨則「在商言商」;不過時至今日,這公式早已打破。今天,民主黨的金主主要是華爾街金融業、矽谷互聯網科技服務業巨頭,對這些行業而言,中國市場是令人垂涎的「大蛋糕」,只是中國政府的種種保護措施讓美國企業無法進入。他們對中國市場的利益訴求,會轉化為國會對美國政府的壓力,希望通過中美自由貿易協定這類契機,盡可能打開中國市場,給予美國金融、科技服務行業同等待遇。
藍領一直有保留
事實上,進一步開放中國商貿投資市場,幾乎是美國高技術產業、服務業和專業人士的共同訴求,這也是奧巴馬時期的基本政策。
美國智庫及研究機構無不強調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的重要性,例如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(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)的研究報告指出,中美自由貿易協定有望每年刺激美國出口增長超過4000億美元,10年間可為美國出口相關行業創造170萬個就業崗位。這些智庫自然是中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積極支持者。
然而,目前共和黨的中堅支持者,不少卻是中低端技術的藍領工人,這批選民對美國進一步與中國自由貿易,一直深有保留。特朗普在去年把中國作為「搶奪美國製造業崗位的罪魁」批判,在藍領選民中深受歡迎,而美國目前在中低端製造業也缺乏比較優勢,高技術製造業、服務業等受惠於自貿協定的行業,對就業者的技能要求又很高,因此對藍領而言,與中國訂立自貿協定,肯定衝擊他們的利益。他們幾乎肯定會通過工會、產業協會等向共和黨議員施壓,反對自由貿易協定。
Daniel - 2017年07月05日 05:35
巨浪 - 2017年07月05日 07:06
儍仔,打貿易戰來為乜?哈哈哈哈哈哈!
Daniel - 2017年07月05日 07:49
貿易戰係要黎下馬威,條件好者(入超國)話事!
黎自立 - 2017年07月05日 08:29
十多年前,中國商討入世貿的條件,中國代表什麼都應承,所以中國貨輕易進入國際,假如這次談不成功,中國近20年的高速發展完全不同。但是,中國並沒有遵守承諾,利益享盡,不利的條款卻違背,例如;外國銀行可以在中國開分行,結果全中國沒有一間外國銀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