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企盈利前景山雨欲來
彭博數據顯示,截至9月11日止,逾九成本港上市企業(約1300多間)已公布2018年中期業績,整體平均銷售和平均每股盈利增長,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8.87%和下跌5.4%。換言之,平均銷售大致保持不俗表現,惟平均每股盈利卻是近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,反映盈利增長勢頭轉差(轉弱)。
如果檢視這1300多間企業每股盈利增長情況,可發現有近500間(佔比重逾37%)錄得虧損,數字與去年同期相若,反映企業虧損情況暫時沒有顯著惡化。
貿戰影響未完全反映
若從恒生指數成分股12個月每股盈利數字來看,藍籌股綜合盈利於2017年初開始反覆回升,雖然近月漲勢有略為放緩,惟盈利水平是否見頂回落,仍有待確認。
換個角度看,從港股最新業績/盈利數據來看,除平均每股盈利增長顯著回落外(宜留意往後發展趨勢),企業實質銷售和盈利數字「暫」未有全面轉差跡象;始終貿易戰摩擦升溫,中美向對方進口商品增加關稅都是近數月才發生,對港企盈利帶來多大的潛在影響和衝擊,相信還要較後時間才可逐步在數據反映出來。
話雖如此,企業盈利前景逐步轉差,似乎又是不爭的事實。除前述每股盈利倒退外,從分析員對指數成分股盈利預測,以至盈利預告(profit alert)均預示企業對前景頗為悲觀,一股山雨欲來之勢。
從分析員對未來12個月恒指成分股每股盈利預測(下稱「恒指來年每股盈利預測」)可見,數字於今年初高見2910元歷史新高後便開始反覆回落,迄今已回落逾6個百分點,顯示分析員已逐步向下修訂藍籌股未來12個月的盈利預測數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