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能見睫不自明 下流日漫夠荒唐
錢穆《國史大綱》第十六章〈南方王朝之消沉〉,說「梁武帝父子最好文學、玄談」,時人怨他們父子「愛小人而疏士大夫」;時賢顏之推譏之為「眼不能自見其睫」,喻蕭氏一門(梁武帝〔蕭衍,五○二─五四九在位〕、文帝〔綱,五五○─五五一〕、元帝〔繹,五五二─五五四〕及敬帝〔方智,五五五─五五七〕)皆好舞文弄墨、尚空談,無知人之明,荒於朝政;元帝時顏氏任散騎侍郎,「奏舍人事、奉命校書」,用李敖的話,是「管理中央的圖書」。元帝蕭繹「性喜文學」,當其被西魏打敗時,「盡燒圖書,蹈火自焚」,不把藏書留給仇敵,一把火與書偕亡。惜書如此,後無來者。顏之推「被擄後出逃」北齊,後隋太子楊勇召為學士,「甚見禮重,尋以疾終。」
顏之推為天才兒童,仕途則飽更憂患,晚年寫下一部望子成龍、「以為汝曹後範」的名著《顏氏家訓》,周作人的《夜讀書》有〈顏氏家訓讀書筆記〉,對之推崇備至。顏氏力主自幼開始的「家庭教育」,現在仍有參考價值。今人所說的胎教,真是古已有之,《顏氏家訓.教學第二》便有「懷子三月,出居別宮,目不邪視、耳不妄聽」的說法。顏氏又說生兒滿月,「洗沐裝飾後」,男用弓矢紙筆、女則用刀尺針線,並加食物服玩置於嬰兒前,觀其抓物以試嬰兒之廉貪智愚,是為抓周風俗之始。
除了《顏氏家訓》,顏氏還著有《還冤志》及《證俗音》兩書(文),惟筆者均未之見(書名僅見於上海人民出版社的《中國文化史年表》);「眼不能自見其睫」之句,不見於《家訓》,未知是否出於其他兩書。錢夫子引文均詳記來源,偏此句未註出處!
不過,此句是否出於顏氏之手,並不重要,以在他之前五六百年,先賢已有類似的說法,比如莊子勸欲伐越的楚莊王,便說︰「臣患(擔心)智之如目也,能見百步之外,而不能自見其睫。」(《韓非子.喻老》)。眼不見睫如右眼不見左眼,「目短於不自見」,是生理現象,喻人無自知之明。不過,這種「生理現象」,已因假睫毛(False Eyelashes)的普及化而改觀。
kentchan19546126 - 2018年10月04日 11:09
名人語錄 : 《中國之人下愚上詐》
講者身在其中,縱有洞見亦沒法抽離,最終嚇死,可悲復可哀也!
kentchan19546126 - 2018年10月04日 11:36
寄望華人?可以休已!
寄語強民?不怕死乎!
timcheung1019842 - 2018年10月04日 14:51
大家可在(目能見睫不自明 顏之推《還冤志》)去望望《還冤志》是否有"目能見睫不自明"這一句?
内附電子書網頁鏈接 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