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脫歐公投發生在大數據時代
要是脫歐這議題交由國會議員討論,一切也可控得多,不會弄至今天如斯尷尬田地。
關於脫歐公投的技術性失誤,本欄已多有論述,但話說回來,這案例是否反映直接民主在未來沒有市場,卻是另一回事。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5G技術推陳出新的變革年代,全球一大趨勢就是「去中介化」,或稱「Uberization」。
不少從前舉足輕重的中介,例如商場、學校、或壟斷性的士集團,都迅速被各種點對點程式取代,除了天天使用Uber,我們也很快習慣了通過Instagram買衣服而不到實體店,使用Khan Academy一類網絡學習平台而不再長途跋涉走進實體班房。
毋須局限「去或留」對立
本質上,「議員」正是典型的中介人,完全符合在新時代被點對點溝通取代的特質。
試想像,在相關技術完全成熟的未來平行時空,脫歐公投可以怎樣進行?首先,主辦公投的政府應能客觀掌握大數據,讓各行各業、不同年齡層、不同關注面的選民,都知道脫歐或留歐對自己的具體影響,而不用被既定立場的政客扭曲資訊來欺騙。
貼身意見助選民抉擇
由於直接民主的前切需要選民掌握充份資訊,他們的一票才有價值,假如公投由電子政府進行,亦可以強制所有選民都要讀了相關訊息,才能投票。
eddybb - 2019年01月18日 09:17
啊!原來英式民主並非真民主,只是各社團搵個白紙扇出嚟講數,有趣有趣。
han78hubt4789 - 2019年01月18日 11:03
[URL=http://wingsio0.com]wings io[/URL]